找到相关内容52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月轮,亦亡其指。”《楞伽经》对这一道理也作了深入的阐述,请参阅。   佛教认为,离于文字相的诸法真谛,需要勤加修行才能证得。《楞严经》真伪之辨,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文字游戏。真假本无标准,仅是妄念的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
  • 世番唐瓦·德唐夏茸活佛传记

    因此该世糸被称为“德唐堪布”活佛。生前著有许多阐述中观论、俱舍论……等著作,兴寺兴教,曾任过皇宫贵族的上师。   自后历代“德唐堪布”在佛学上都有较深造诣,深得拥戴。七世“德唐堪布·洛桑却吉尼玛”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791593.html
  • 良知与人性的进化

    有“顿悟成佛”说,在陆九渊那里则说:“念虑之不正者,顷刻而知之,即可以正;念虑之正者,顷刻而失之,即为不正”,这个“顷刻”是陆九渊自己体悟出来的,我们不能否认它与“顿悟”的联系。到了王阳明,他系统阐述...

    聂瑞国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291604.html
  • 牟宗三与现象学

    点。   根据牟宗三自己的阐述,他关于“现象”与“本体”以及关于贯通两者的“智的直觉”之思考虽然在总体得益于对康德哲学的研究,但真正的提醒则是来自他的老师熊十力的“霹雳一声”。它是指牟宗三年青时所...

    倪梁康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391605.html
  • 名岂寒山得,诗曾张继留

    焕然一新。长廊精舍,为吴下精蓝之冠。”   为此,程德全和陆钟琦各有一篇文章记之。程文为《重修寒山寺碑记》,阐述重修因缘和寓意,陆氏《重修寒山寺记》则记述修葺工程稍详。略云:   至光绪丙午(...文学创作的陆文夫先生(1928—2005年),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写了《寒山(寺)一得》,重点阐述了寒山寺的成名与运河交通、与张继诗作之间的辨证关系。他写道:   说实在的,寒山寺那么一座庙,枫桥那么...

    林公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391606.html
  • 砺志铸魂——寒山寺“大钟大碑”建设散记

    碑办的工程师周品泉等数十人。   参加会议的乙方代表为确定的有资质的四家招标的单位。会议方式是对四家招标单位分别召开听审会,每个单位进行两个小时标书阐述。   招标会议后,寒山寺又聘请工程方面的...

    王国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591612.html
  • 关于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再思考

      季羡林:关于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再思考   今年春天,我在新创刊的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:《“天人合一”新解》(以下简称《新解》),阐述了我最近对东西文化关系的一些新的想法,大概仍然属于野狐谈禅之类。不意竟引起了很大反响(柴剑虹、向云驹等先生相告)。同时,我自己也进一步读了一些书。我并无意专门搜集这一方面的资料,资料好像是自己跃入我的眼中。一经看到,眼明心亮。我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891618.html
  • 寒山诗的返程之旅及其在港台地区的传布与接受

    是台湾寒山研究的集大成者。内容详实、考订周密是该书的最大特点。陈慧剑除了对寒山的身世进行考证外,对于寒山诗的思想与内容也有深入细致的阐述和分类。在寒山诗研究领域,该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。1978年该书由...

    胡安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7.html
  • 寒山·寒山寺·寒山文化初探

    钟声”用如何二字夹在里面解之。“到客船”是钟声传响,无处不闻,而独到客船上,因愁人不能酣睡也。全用疑辞收,不直致。这就将全诗明明白白阐述了。如此通俗生动的诗不必横生枝节,标新立异。   清代毛先舒在《...

    林锡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8.html
  • 池田知久:孔子的宗教批判

    ,还没有得出令人十分满意的答案。故而,在此笔者想加以重新认识而作出自己的解答。   在展开论述之前,首先我想阐述几点作为本文前提的问题。   第一,笔者在上文提到的“孔子的宗教观”,当然“宗教”一...

    池田知久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4091883.html